![]() 香港飛龍.online 官方授權發布的第4代「香港飛龍」標誌 本文内容: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來源:內容編譯自yahoo,謝謝。AMD正在敲開Nvidia的大門。上週,這家勇敢的半導體挑戰者宣佈以49億美元收購ZTSystems,以期獲得後者在系統和機架級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此次收購旨在加速基於AMD的AI基礎設施的設計和部署。目前,該市場由NVIDIA主導,預計幾年內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雖然此次收購充分利用了AMD的現有優勢,並代表着巨大的增長機會,但它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因此我對這隻陷入困境的股票持謹慎中立的態度。AMD從遊戲到AI的演變Nvidia的GPU已從驅動電子遊戲發展到訓練大型AI模型。從那時起,Nvidia已從一家不起眼的圖形芯片製造商發展成爲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AMD希望效仿NVDA的發展,並正在加緊推進其計劃。在收購ZTSystems之前,AMD在數據中心CPU市場取得了顯著成功。2024年第四季度,AMD數據中心部門收入達到創紀錄的39億美元,同比增長69%。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AMDInstinctGPU的強勁開局。AMD報告稱,2024年全年其InstinctAI加速器的收入“超過50億美元”,目前已成爲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遊戲市場下滑,數據中心增長創紀錄在2月份舉行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該公司強調了其現有MI300系列芯片的顯著性能提升和客戶興趣。該公司將下一代MI350AI芯片的生產時間表提前至2025年中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MD遊戲業務(同比下降59%)和嵌入式業務(同比下降13%)同期的業績大幅下滑,原因是庫存調整、需求放緩和銷售疲軟等不利因素。ZTSystems如何強化AMD的AI戰略通過收購ZTSystems,AMD可以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結合了其CPU、GPU、網絡組件以及ROCm等軟件。ROCm的定位是NvidiaCUDA生態系統的開源替代方案。因此,對於尋求靈活性和定製化的客戶來說,這可能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ZTSystems與AWS和MicrosoftAzure等主要雲服務提供商的現有合作關係也爲AMD的產品增添了可信度。ZTSystems顯然在構建超大規模用戶所需的系統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至關重要的是,ZTSystems的關鍵人員將加入AMD,協助完成過渡。如果一切順利,客戶將擁有一箇可以替代Nvidia的真正選擇,尤其是在AMD能夠在價格和性能上具有競爭力的情況下。然而,AMD的戰略也面臨諸多風險。首先,Nvidia被廣泛採用且根深蒂固的CUDA軟件平臺擁有開發者熟悉度和龐大的優化工具生態系統的優勢。說服開發者放棄其程序構建模塊,轉而使用AMD全新的ROCm平臺,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此外,這並非兩強爭霸。英特爾(擁有Gaudi加速器)和其他資金雄厚的AI芯片初創公司正在爭奪市場份額。最後,順利整合ZTSystems僅僅是個開始。除了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工程資源來啓動其計劃外,AMD還需要跟上Nvidia的性能和功能路線圖,才能獲得發展動力。這無疑需要完美的執行和持續的投資。機遇與執行風險並存AMD進軍AI數據中心領域既有風險,也有收益。雖然收購ZTSystems使AMD成爲該市場的有力競爭者,但英偉達強大的CUDA軟件生態系統將難以攻克,尤其是在沒有大量前期投資的情況下,這可能會給AMD的利潤率和其他業務帶來壓力。將所有半導體巨頭進行並排比較,可以發現英特爾落後於AMD,而兩家公司都在追趕英偉達。此外,AMD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英偉達。AMD還面臨來自英特爾等其他知名公司的競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可以通過中美出口管制隨時改變遊戲規則。此外,正如分析師指出的那樣,中國市場佔AMD總收入的近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法規明確限制未經許可向中國銷售最強大的AI芯片。這些規則複雜且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給AMD在該地區的未來業務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鑑於中美之間持續的“關稅戰”影響着貿易關係,這一點尤爲重要。https://finance.yahoo.com/news/struggling-amd-plans-counter-offensive-120211809.html半導體精品公衆號推薦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爲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爲您分享的第4094期內容,歡迎關注。『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實時專業原創深度公衆號ID:icbank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